三和市场——“黑色”桃花源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书评
前些天偶然看到关于这本新书的访谈,立刻被里面提到的三和“大神”吸引,就先找来了2018年日本电视台NHK拍的三和青年纪录片看,看罢仍觉得不过瘾,就又买来这本书的Kindle版读。读完之后心中有些感触不吐不快,遂写下这篇书评。
先说说这本书本身
黑色桃花源是这本书里作者提出的一个比喻,我觉得还蛮贴切的。我读这本书之前光看标题以为“岂不怀归”是归故里,读完后觉得亦可说是归三和。就算是黑色,那也是桃花源啊。比如这篇文章里的红姐“离开(三和)10次,又回来10次,她再也不敢折腾,身无分文却无需担心的地方,恐怕全世界只有三和。”
读完这本书一个很大的感受是虽然作者说在尽力用“白描”的手法还原现实,但是我依然觉得多处描述也没那么“白”,稍微有些矫揉造作和主观臆断。比如这句:“当你看到一个青年在那里狼吞虎咽地吃着几无滋味的面条时,便可想象他的处境是有多么糟糕。” 这句话里让我十分尴尬地感受到作者刻意通过“狼吞虎咽”和“几无滋味”的对比作秀似的展示这个青年的糟糕处境。尤其我最莫名其妙的是“几无滋味”这个词,它甚至是在诋毁双丰面馆,try too hard…但是也没必要细抠字句,就是举个例子,表达一下书里类似这样的好几处让我感觉作者的观察视角有点高高在上,常常像是在把观察到的事实套入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里,而不是从观察到的事实里谦虚谨慎的推测当事人的想法。
我并不怎么懂社会学,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这本书作为一个对社区研究的报告,但有一些我比较在意的关于社区的基本问题完全没有提到。这些问题包括三和社区是什么时候形成的,期间是否有什么重大变迁,三和社区到底有多大,占地面积多少,三和青年数量有多少,人口结构(年龄、性别比)如何。书里旁敲侧击的提过一些关于三和人才市场的形成时间,应该大致是2010年左右,但是并没有详细的描述。我从别处的文章看来,隐隐约约觉得富士康2010年的14连跳楼事件应该对三和社区当时是有重大影响的,但是也没有看到有分析具体有什么影响的。
关于性别问题,我想再说几句。不管是这本书还是NHK的那个纪录片,我都没有见过三和青年群体里有女性。原因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女性睡大街会更危险,且可能羞耻心更强,再比如女性不会被招聘去做体力劳动的日结。但是这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答案。有没有挂逼了但是不想站街只是想做日结,但是又融入三和社区失败的女性?有没有和三和男性青年在三和社区恋爱的女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是和目前三和青年群体的心理状态相关的)?我觉得这些也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但是可能和这本书讨论的问题有些远了。
尽管书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我有一些不满意,但是我依然觉得这本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研究报告。作者在前言说“中国社会处在剧烈变革之下,很多社会现象转瞬即逝,在深入的系统性研究尚未完成之前,某个现象背后的社会事实可能就已经消逝了。基于社会事实的白描研究则有助于研究者抓住转瞬发光的一刻,带来不错的研究成果或者对社会事实的记录。”在这一点上我是完全认可的,尤其是对没有话语权的社会底层的白描,更加珍贵。而且书里也确实很翔实的记录了三和青年的活动及地点以及吃穿住行方面的生活需求。
关于三和青年
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一接触三和“大神”的概念就特别感兴趣,理由似乎也有很多,最重要的是我非常想了解我所在的这片土地上真实的底层社会在发生着什么,其他还有一些具体的困惑,比如困惑为什么偏偏是深圳,困惑三和青年不去工作的理由、心态、想法等等。
而开始读书之后,这些困惑有的解开了,有的没有,有的还引出了更多的困惑。书读到后半部分,心中关于三和青年这一群体,突然浮现出了《香港第一课》的那句结语“論系統性敗壞”,真真是一团乱麻。
为什么是深圳
这个问题在读完书后大概有了答案。一是气候,二是产业。毕竟要是喝的烂醉然后在东北的冬天里睡大街,不开玩笑第二天早上就真没了。所以气候适宜其实是低成本生活的一个前提。而深圳的物流产业发达,尤其是快递,所以这也提供了很多分拦快递包裹的日结机会。我认为第二点也正是为什么直到2010左右三和社区才成气候的原因之一。
三和青年的娱乐方式
作为一个现代人,娱乐的需求其实和衣食住行是可以并列的。因此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留意三和青年的娱乐方式有哪些。就我所看到的,大体而言白天有彩票店,傍晚和深夜有类似赌博性质的斗地主、炸金花和纯粹就是赌博性质的“百家乐”外围,晚上还有电子一条街可以逛逛看,且24小时有网吧。此外我发现看热闹似乎是三和青年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比如在电子一条街中,一位卖手机的大叔每次都会在摊位上用手机开着外音播放电视剧,此时就会有许多青年待在摊前一起看。再比如如果有挂逼的青年在电子一条街上找人卖手机,“好几个无所事实的青年就围过来,看如何收手机”。此外三和市场的两家西瓜售卖铺曾发生过冲突,“这是闲着无聊的三和青年最喜欢凑热闹的场面,很快引来上百人围观。”
人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失去希望
NHK的那个纪录片里面宋春江(一位三和大神)曾说“那些东西(梦想),太遥远了,真的是太遥远了”,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遥远的应该不太是实际的距离,而更是心理的距离,人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彻底的失去希望?而伴随着这个问题的是另一个疑惑是,既然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生活的希望,他们也没有选择集体自杀啊,一定还有某种值得的东西,或者某种牵绊,那么是什么呢?
虽然我还是回答不了这两个问题,但是在读到书里“眼镜哥”的案例时候,我隐隐约约有了一些感悟。“眼镜哥”原本是在一位装修材料公司做广告推送,但是因为对工作已经没有太大兴趣,并且看不到升职的机会,甚至曾经的后辈已经晋升为管理人员,加上被三和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有点慕名而来,然后很快融入三和,成为一名三和大神。之后他甚至说“找到了很强的存在感,内心燃起了一种不挂逼的‘激情’”。
读到这里时我猜测,也许正是在这种底线生活与极限生存的反复徘徊间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自身的存在,在这个黑色桃花源中,他们的生活目标是清晰且易于理解的,就是“今天也要不挂逼哦”,他们可以在他们创造的社会规则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但是出了这个桃花源,他们需要面对的就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机械无聊的流水线工厂带来的荒谬和无力感,是一个让他们完全失去希望的世界。
尽管作者评价“眼镜哥”是说“三和正好为他提供了无耻感的环境,提高了他的存在感,乃至于令他错误地认为自己有了继续前进的‘激情’。而真实的情况是,‘眼镜哥’失去了奋斗目标,失去了进步的动力。”但是我觉得“眼镜哥”说的前进的激情,和作者说的进步的动力不是一个东西。作者说的进步的动力,对“眼镜哥”而言可能是为了升职而努力的动力,可是在“眼镜哥”看不到升职的希望的时候,这种动力就早已失去了。而现在“眼镜哥”说的前进的激情,并不是指真实的主流社会认可的提高生活品质的前进,而是一种更原始的生命的热情。
但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理解依然很肤浅,我预感这个问题将会伴随我很久很久了,毕竟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而言,梦想的意义太重大了,而且梦想的意义几乎是等同于生命的意义了,对我而言,如果连寻找一个梦想的希望都失去了,我大概不得不叹息“不行了,先走了”。所以反过来说我也非常想去理解到底什么情况下一个人会失去所有的希望。
三和青年的高傲感来自哪里
“那些看不起他人的青年优越感来自何处,始终是研究者的一个疑问。”这个是作者在书里提到的疑惑,我猜测可能作者觉得三和青年全都是社会底层的人,大家都没有资格嘲笑别人吧。但是我觉得这种优越感也不太难理解,从旁观者来看好象是五十步笑百步,可是设身处地的从五十步的角度来说,百步就是要糟糕一倍啊。尽管嘲笑他人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是一种病态冷漠而残忍的方式,但是无论如何这样做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没有四大皆空的人都会有肯定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另一个原因是我就是觉得男人多爱吹牛撒谎又自大,长个屌就觉得自己了不起,有这种优越感实在一点不意外。(这个描述当然有些夸张,肯定不是所有的男性都如此,但是我认为男性有这种想法的概率会比女性高。)
三和青年的出路
作者认为三和青年的出路的主动因素依赖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被动因素可依靠社会生态链的断裂,如停顿网吧,掐断娱乐来源,取消日结用工形式,掐断廉价经济来源,以及改造周边设施,增加社会成本。
此外家庭和教育是防患于未然的办法。作者提出三和青年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牵绊,和父母感情也淡,所以家庭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一个思路。作者提出的建议有让孩子从小与进城务工的家人共同生活;不能牺牲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的利益,让他们有机会融入城市生活;同时缩小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教育方面作者认为现行教育体系严重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应当对现有教育系统进行改革。
说实话这一章是我最不认同的一章,乍一看说的都有道理,但我总觉得作者在避重就轻的说些冠冕堂皇的话。人的改变总是要靠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点我完全同意,但读完这本书之后谁还能觉得这些深陷泥淖青年自我意识有可能觉醒?相信作者也不认为他们有机会主动的自我意识觉醒。而被动因素里作者提出的观点真是有点让我无语,尽管作者自己也说了这种做法不能真正消除三和青年现象,可是也过于懒政思维了。我认为当务之急应当是打击黑产,严查做法人,开黑电话卡的业务。这既可以阻止三和青年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也可以打击背后的最终受益人,间接的间接缩小贫富差距,间接的间接的间接的间接的减小三和青年的对社会的失望。此外这本身也就不是公平的交易,是应该被禁止的。然后应该是为三和青年集体补办身份证,“卖出一张身份证,买入一条不归路”,这不是一个比喻,这是一个事实。补办身份证至少可以拿掉那让部分青年走上不归路的最后一根稻草。至于日结这种用工形式,它的灵活性对企业和劳工都是有利的,非要取消它只能是让民(企业、务工者、全国的网购的网友)不聊生。日结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不能有效保护劳动这权益的日结。
说到劳动者权益,也就要提到我最失望的一点,就是作者居然没有提出成立工会来保障劳动者利益的解决思路。书里有一章描述三和青年频繁通过假装跳楼来博取社会注意,表达自己诉求。他们这么做的原因不正是除此之外根本没有发声渠道吗?他们不愿意进厂工作的一个原因不就是中介克扣工资他们无力对抗吗?如果有工会的话,无论官方发起的工会,还是自发组织的工会,只要不是徒有其名的工会,都是可以凝聚他们的力量,放大他们的声音,帮助他们争取权益的。确实另有一个事件也提到他们缺乏组织能力,仅有一次大规模抗议黑中介的经历,也如一盘散沙。他们冷漠自私,没有合作精神,只关注自己的眼前利益。但是民主、合作、抗争都是需要练习,也许还需要引导的能力。而且让他们如一盘散沙,每个个体趋于原子化的,也正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创造的这个社会啊。我想说的是,尽管他们不是完美受害者,他们看上去好像冷漠自私,好像好吃懒做,但是请不要因此而觉得他们无药可救,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也因为我们同样是受害者啊,we are all the 99%,我们都是那99%。
最后我大致认可作者关于城乡问题和教育问题的看法,考虑到作者毕竟是一个研究者,不是拿纳税人钱的公职人员,在策略制定上给出这样的的建议我觉得也完全合格。只不过我想补充一点点我的看法,我觉得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有一些像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因为不管说是留守儿童问题,还是对教育系统改革,都不是本质问题,本质问题就是城乡户籍制度问题。如果不从城乡户籍制度的诸多限制上入手,如果不真的动那少部分人的利益,那么留守儿童问题没有办法真的解决,务工者融入城市只是一句空话,所谓教育改革也最终只能流于形式。但是户籍制度问题恐怕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了。所以说是一团乱麻啊。但是当然我觉得作者提出的这些改革的方向都是有意义的,社会的进步非一朝一夕,每一点微小的改变都是可以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的,墙倒要靠众人推。
摘录一些句子
在三和人力市场各方面的博弈中,我们看到,对规则的破坏成为其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就招工企业而言,巧立名目克扣工资的行为时有发声;就中介而言,夸大招工岗位优势淡化劣势成为常态;就三和青年而言,拈轻怕重、消极怠工,甚至拿钱跑路并不鲜见。
…一部分青年已经习惯了没有手机的生活,或者说根本不再需要手机,因为他们不再与其他人产生任何联系,也不想被认识的人再联系到。
原来由血缘、亲缘和宗缘等社会关系网络联接的城中村“大家庭”,被三和青年间的趣缘关系所取代。所谓“趣缘”,是指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所形成的社会群体成员间的关系。在三和、青年人更多地基于价值取向而非买彩票、“打扑克”等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没有规划中的未来,只为当下而工作;不求累进式的成长,只求即刻的满足;维持着近乎底线的生存,安于低欲望的生活状态。
除了“三和小鬼”,也有人说自己在三和待了一年,认识了很多人,经常一起在网吧打游戏,一起喝酒,回到床位还可以一起吹牛,感觉到无拘无束的惬意。反而是进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实在是耐不住那种拘束、机械和无聊,总想着三和的那几个“叼毛”在干什么,是不是又在上网,是不是还在喝酒,是不是又在吹牛……最终选择从工厂辞职回到三和,就是为了享受在三和无拘无束的感觉。